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: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近日發布《2022年上半年我國發電設備行業發展情況及形勢展望》報告。該報告指出,今年上半年,我國發電設備產業發展穩步推進,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突破。盡管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發電設備行業上半年也承受了巨大壓力,但我國發電設備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,管理效能不斷提高,隨著“雙碳”戰略深入實施,未來該行業發展將持續向好。
報告數據顯示,今年前6個月,全國發電設備總產量為6210.4萬千瓦,同比增長0.6%。其中,1月至3月期間,全國發電設備產量達到2996.2萬千瓦,同比增長11.2%。
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的人士表示,從產業規模和結構來看,我國發電設備總產量繼續保持高位,火電、風電、核電設備占比呈不同程度增長。其中,上半年,火電機組產量達3324.2萬千瓦,占53.5%,同比增長18.5%;風電機組產量達2365.5萬千瓦,占38.1%,同比增長4.4%;核電機組產量為110萬千瓦,占1.8%,同比增加1臺。
從出口情況看,上半年,發電設備出口規模同比小幅增長,占發電設備總產量的比重仍然保持低位。數據顯示,上半年,全國出口發電機組362.4萬千瓦,同比增長0.7%,占發電設備總產量的5.8%,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其中,出口水電機組39.3萬千瓦,同比下降54.2%;出口火電機組299.5萬千瓦,同比增長34.0%;出口風電機組23.6萬千瓦,同比下降53.4%。
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指出,上半年,受疫情、俄烏沖突、全球通脹加劇,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,發電設備行業運行壓力增大。納入該中心統計范圍的國內49家重點發電設備主機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共完成1098.3億元,同比下降10.2%。不過,發電設備主機企業出口交貨值完成50.5億元,同比增長2.6%。
具體而言,水電設備企業項目執行難度大,頭部企業憑借制造能力和水平上的優勢,承接了絕大部分水電設備訂單,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大型常規水電項目完工帶來的訂單缺口,經營情況較為穩定。但多數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企業訂單不足,經營負擔較重,利潤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。
火電設備市場競爭激烈,頭部企業也依托技術優勢,獲得了大部分新增訂單。多數中小火電設備企業利潤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或者虧損,部分甚至面臨破產重組。上半年,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火電投資347億元,同比增長71.8%。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的人士表示,火電建設投資的復蘇,有利于低碳環?;痣娫O備企業運營企穩回升。
風電設備領域上半年由于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,產品成本同比大幅上升,行業競爭加劇致風機產品價格快速下降,多數風電設備企業經營業績呈下降態勢。上半年,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風電投資567億元,同比下降31.4%。
另外,核電設備制造企業近幾年新接訂單增加,企業產能得到釋放,經營壓力有所緩解,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閥門、密封件等企業的業績也有一定增長。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的人士表示,由于我國核電安全有序發展迎來窗口期,核電行業整體景氣度向好,有助于核電設備企業穩定有序發展。
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在報告中同時指出,當前,我國發電設備行業面臨著原材料價格過高、應付賬款拖欠、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、煤電“三改聯動”資金不足等問題,這令諸多設備制造企業盈利承壓,并制約了行業的良性發展。
對此,該中心建議,應增強應急機制建設,建立健全煤炭、天然氣、關鍵原材料、電力供需預警機制,提高產業鏈快速響應和恢復能力。同時,要多措并舉,解決應付賬款拖欠問題。
在技術領域,希望政府部門加大科研投入,提高發電設備設計、制造、檢驗、研究能力,對于尚未實現自主化的設備或零部件,在專項攻關基礎上加強企業間的配合,加強央企與高校院所、國企民企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,盡快解決卡脖子問題。同時,積極推動已實現自主化設備的國產化應用,并采取措施保護已實現自主化的核心技術。加速培養研發關鍵領域的技術專家和學科帶頭人,為研發部門吸引、留住人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,與科研院所、高校聯合建立技術研究團隊,集中開展技術研究攻關。
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的人士表示,綠色低碳和多元融合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能源發展的主旋律,為此,電力設備行業應通過政策、市場、技術層面共同發力,增強科技自立自強能力,不斷提升產業鏈、供應鏈安全保障水平,持續推動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,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有效銜接融合和良性互動,引領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。